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准备就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平越北门,此时正值早秋,天气炎热,天空中太阳高悬,那火热的温度烤得平越周围的土地都金黄一片。站在北门城门,放眼望去,可以看见在金黄色的天地中,一片繁忙。收割水稻和收割玉米的生产队,如同辛勤的蜜蜂蚂蚁,正在快乐的丰收着。

    又是一年丰收季到来,不提平越以外那人心惶惶,暗流涌动的时局。在平越,人们又是为今年的大丰收而情绪高昂,忙得上气不接下气,忙的汗流浃背。

    高产,丰产,超产这些词,可以从忙碌的农民脸上看到。

    在田间土地的整齐道路旁,只见一袋又一袋新收的水稻,一筐又一筐饱满圆实的玉米,高高堆着,散落一地的玉米鼓棒,甚至都快覆盖满道路了。那些负责驼松粮食的马儿,牛儿还有农人,累得身上可见一大滴一大滴汗水的流下。

    丰收就是这些曰子,要在这些曰子,完成几十万斤,几百万斤粮食的收割,对平越所有的生产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去年一年,甚至有好多农民都累惨了。今年平越县衙虽然对丰收早有准备,准备了水,准备了粮食,甚至准备了医生,可还是有很多农民忙得累倒了。

    道路上,如同流水一般的马队永不间断,白天晚上都是如此的运送粮食,畜生的粪便甚至都无人去清理了。

    学生,工人,乃至家中的老人,平越能够使得上力气的人,几乎都参加了生产队的收获,昼夜不分。

    这种超乎想象的劳累,平越每一个人即使辛苦,又是高心。

    没办法,谁叫他们平越有高产粮食呢,其他县城,其他地区最多才忙几天就收完,然而,他们却要至少两个星期的时间去收获。

    好多人发现了,貌似粮食多了,也不太是一个好事。

    不过,这种好事,那些地里面的农民永远永远不会嫌少,他们希望每一年都能够如此。

    站在北门的城门上,陈立青看着这场景,他可以清楚的看到这热火朝天的收获景象,而看到如此多的粮食收获,陈立青眼中总算是出现了一丝满意。

    今年收获这点粮食,应该是勉强够了吧。

    杂交水稻已经种了两年,各种高产的玉米也都种了两年,两年下来,平越的仓库早已堆满,平越各家各户,早已经不太缺粮食。

    有着这种成绩,陈立青总算是勉强满意。

    不过,他看着那山坡上还是不时有人扛着玉米跌倒,看着田地中还是有人一袋谷子一袋谷子的往这边抬的场景,还是忍不住皱眉。

    虽然说从超级农场中兑换出来的粮食种子不挑土地,也很能生长,可是平越周围的良田和土地地理环境却不怎么好。四周都是山,收获粮食只能够靠人力抬到平坦的道路上,田间地头也基本上用不了什么机器。

    所以,他们收获的效率,才会有些慢。而若是这种环境在华东平原,华北平原的话,那可就方便了。不仅方便种植,而且还解放农民,解放生产力。不然,老是按照这种大规模的密集种植模式,每年春耕,农忙时候平越都需要放假加快种植速度,收获速度,也算是变相的造成经济损失。

    “唉,不想了,华东平原,华北平越那些地方,恐怕暂时不要想了。还有几个月,几个月统一贵州后,以贵州九百万的人口,姑且不用担心没有那么多人力种植了。”陈立青摇头,把脑中的这个烦恼暂时甩出。

    贵州有贵州的坏处,华东,华北,乃至东北也都有他们的坏处。贵州种植地理环境虽然差,可至少没有太中心,只要管理的好,不会受太多战火波及。而华东,华北那边就不一样了,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不适合蒙头发展。而且,以后的抗战爆发的话,或许小曰本还要占领那边。所以,有好处的有好处,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