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五十七回 内外兵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若是没有刘磐的情报,恐怕乔仁也会认为曹军主力西行取庐江去了。可是这一切未免也太容易了些,想到这里乔仁不由得问道:“子洪如何得知曹艹遣乐进率五千人攻打六安?“

    “哼!”听到乔仁发问刘磐很不开心,这简直在质疑他的专业水平。“某家虽然不才,但统兵二十年,只看一眼还是能够分清兵力的!”

    听到这里堂中不少智谋高绝之士就察觉到了不对了,刘磐这样的宿将能看出,这不奇怪。但这个计谋未免太得不偿失了,若乐进只有五千人。而乔仁派出万人以上的部队回援庐江,这岂不是将乐进置之死地吗?再结合今曰攻城曹军最精锐的青州兵并没有上场,这还可以用欺骗吴军相信主力徙移来解释,但为何只有三万人投入战斗呢!?这人数也太少了!

    “不对!”乔仁想来想去终于知道了一点什么,围点打援正是后世红军常用的招数,“曹军并不是佯攻庐江骗我分兵,而是佯攻庐江在我军援救的道路上设伏,想要全歼我的援军。”

    此正是司马懿的计谋,也就是诳敌野战,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若是没有刘磐的情报,在得到六安陷落的信息后,乔仁说不得会真的派兵援救。庐江可是乔仁的大本营,东吴北上的桥头堡不容有失。

    嘶!堂中诸将都是倒吸一口冷气,好一个环环相扣的计中计。

    可是黄忠依然出列说道:“大都督,庐江只有朱桓将军手下的一千士卒是老兵,其余只是郡国兵,寻常时节巡巡城还行,若要和乐进的精锐曹军作战恐怕···”

    黄忠言下之意再简单不过,朱桓和伍循恐怕是守不下庐江。三国时期无论魏蜀吴都是有中央军和地方部队的区别,魏国的中央军就是由大将军统帅的正规军其中又有中军由中领军统领是最精华的部队,其实魏国兵制与汉代相差不大,中央军其实相当于南北二营,所以《历代兵制》认为“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其余还有在州郡的军屯也就是郡国兵,也就是曹艹在平定一个地方后,就会即留一部分非主战军队在那里驻防屯田,并由一人任统帅,统摄辖区内诸军,一般是由边郡大将或州牧管理,一有战事有重要将领率一部分中央军为中军合同各地原本的郡国兵作战。到赤壁战后,三国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渐渐固定为一种制度,而且发展为后来的都督制。国家的军队既在事实上分了内外,内外的名称自然也跟着形成,留屯在外的将军及都督所领的兵,就称为外军;中央直辖的军队,就称为中军。

    而东吴的军队与曹魏、蜀汉大致相同,有前、后、左、右、中五军,军中将领亦有护军、领军、典军、都护等。一旦进行战争置大都督总领五军,各军置部督等。中央军主要是仿照汉制建立的中军五营或五校,各有五营兵,五营有五营督领兵,五校有五校督领兵。升城、绕帐、外部、营下、帐下,大约都是屯驻在京城以外的队伍,分属前、后、左、右四军,此外还有解烦、无难、马闲骑士、武射吏这样的特殊精锐直属部队,在外就是郡国兵,除此之外还有将领私养的亲儿、部曲私兵如车下虎士、丹阳青巾、交州义士、健儿、勇敢等都是将领世代世袭的。就拿乔仁来说,乔仁起家的部队不是孙策的中军就是山越,故而他手下的中军可是实打实的职业兵,全靠庐江一郡来供养,而其余吴将手里最多也就千把号人是自己的私曲,诸如程普原本有六千多人,但其身故之后其子也就袭领了千余人,留在柴桑了两千人的郡国兵,还有三千人作为吴侯中军移交给了乔仁。(至于蜀国的就不说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