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5章 终局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陶景二十年。

    对于后代人来说,史书或许会对陶景十五年以后的历史做一个大概的描写,也或许会着重刻画帝后二人的纷争,或许会将更多的笔墨放在永清公主身上。但无论如何描写一段历史,陶景二十年也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史书上,这一年也被称为无夏之年。

    流民,更多的流民在集结。已经是七月仲夏,可大燕境内居然飘起了飞雪,在这样反常的气候之下,所有的收成,所有的普通农民百姓所种植的作物也都成了牺牲品。饥荒开始在燕国境内蔓延,而贵族和豪绅,趁着这般天灾之际,又开始不断的进行土地兼并。无法获取足够收成的百姓为了交税为了生存,也只得不断变卖自己的土地。当卖无可卖之际,便只能踏上迁徙的道路,成为流民。可大燕之大,却已容不下他们了。一只完全由流民组成的队伍开始集结了起来,他们仿佛过境蝗虫一半,吃光了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树皮,草根,野菜。会稽侯奉命剿匪,可等他看到了这些被朝廷称为匪兵的已经没有人样的人群,他沉默了。对于这些流民来说,死亡或许是一种更好的解脱。

    皇后病逝已有一年。永清从最初的一病不起,到现在已经渐渐恢复了状态。逝去的人终归是逝去了,而活下来的人还要继续往前走。陶景帝在皇后死后也终究一病不起,靠着太医的方子吊着一条命,朝中所有事务便压在了永清一个人的肩头。事实上,陶景帝早已多时不在上朝,取而代之的是永清垂帘听政,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处理大臣的奏折。百官虽然意见纷纷,可如今大燕皇室确实是找不出第二个可以站出来的人,加之永清一直没有丝毫的僭越,便也都捏着鼻子认了。

    身在上书房的永清看着面前的奏折,里面的内容不用打开她也能猜得到。灾情越来越严重了,甚至各地还有起义的苗头。即使她让会稽侯快速镇压了那些聚集起来的流民,但却抵挡不住更多的人变成了流民。皇后死后,永清才知道,原以为很充足的大燕国库,早在许长歌北伐的时候,就已经不剩什么了。如今即使是要赈灾,永清也无能为力。只能发布命令,让各地官员自行寻找方法。永清知道,让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员自行赈灾,恐怕几乎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那些有能力赈灾的各地王府,要么不愿意散尽自己的家财,打开自己的粮仓,要么是借着赈灾之名大肆笼络百姓,同时发布留言,说这乃是天怒,是对当今皇上的天罚,从而聚集起一股朝廷也不可忽视的力量。

    永清闭上眼睛,努力不去想那些如今正遭受天灾的百姓们。奏折里的文字又怎能写尽百姓苦难的万分之一。会稽侯那小心翼翼充满斟酌的奏折她也看到了。她知道会稽侯剿灭的那无论如何也算不得是什么叛军,只不过是一群没有武器,没有田地和没有食物的普通百姓罢了。她知道,恐怕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连易子而食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陶景帝早已下了罪己诏,同时朝京也让所有还受控制的地区打开粮仓,只希望这场天灾能够尽快过去。

    永清睁开眼睛,又开始继续忙碌了起来。她如今几乎是这偌大皇室唯一的柱石,如果连她也倒下了,恐怕大燕顷刻间就将覆灭了。

    陶景帝卧病在床已有一年之久。然而这几天,他的状态却出奇的好,甚至可以下床走动。隐隐约约,陶景帝觉得,自己的大限就在这几日了。长时间的病重让这位坐在龙椅的皇帝没有了心气,他觉得,趁着这段日子,要将自己的身后事一一了结。

    于是,这天,他将赵都,许长歌和永清都召到了跟前。

    “臣(儿臣)叩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都一身戎甲,许长歌穿着官服,而永清则是身着便装,一起向陶景帝行礼。

    “起身吧。”陶景帝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三人,知晓大燕的未来几乎就看这三人如何抉择了。这几日,他一直在思索,如何在这三人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从而能让大燕平稳的走下去,于是他继续说道:“朕…咳咳咳…朕恐怕已时日无多了。”

    “皇上(父皇)必能千秋万代!”三人听闻这话,又赶忙跪了下来。

    “别装样子了。朕也是从太子做过来的。你们心里怎么想朕还是清楚的。朕如今这个身体…咳咳咳…朕如今也不会和你们计较什么,叫你们来是对你们有安排。”陶景帝摆了摆手,让他们三人都坐了下来。而三人脸上面色平淡,反倒是一旁侍候的赵常侍眼里噙着泪水。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