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覆巢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一年以来,永清时时都会会想起在燕京的日子,尤其是阿离还在的日子。那几乎是永清位数不多的深入百姓,体察民情的时候。也是在那时候,永清才知道,原来除了皇室意外,除了朝京贵族以外的普罗大众活得竟是如此的艰难。阿离父亲死前看向永清的目光让永清一直难以释怀,那目光仿佛在说,你永清算什么,不过是下一次陶景帝罢了。然而最令永清难受的是,这几年的参政摄政让永清明白,阿离父亲所言一点不错。

    对于大燕百姓来说,压在他们身上的永远是赋税,国家的赋税,田地的赋税。尤其是大燕的皇族豪强们,几乎不事生产,可却占据了极大份量的私田,无数的佃农们辛苦一年,只是为了供养这些豪强们。百姓供养起了大燕,供养了大燕的皇族,王族,军队,甚至供养着如今在大燕内已不是新鲜事的无数的贪官污吏。这些吸血鬼一般的存在几乎抽干了大燕百姓的血。可大燕回馈给他们的时候什么呢?是更多的赋税,更多的贵族。殊不知许长歌北伐一战有耗了多少钱财,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正所谓生男埋没随百草,生女犹得嫁比邻,对于刚经历了无夏之年的百姓来说,没什么比休养生息安顿下来更重要了。

    每每念及于此,永清都不断督促自己,一定不可重蹈覆辙,也一定要好好发展民生,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如今大燕最重要的就是要给百姓减负,所以永清想要推出的政策就是让利于民,从豪强贵族的手里面挤出利益。许长歌在听闻永清的想法以后,亦是无比支持。他在北伐打仗时早就见过了人所不能想象的残酷,也知道如果大燕的百姓根基不稳,所谓贵族也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可等到永清和许长歌意图推行政策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的政令虽然颁布了,可数月后竟是丝毫没有推行的迹象。政令不出京城,这几乎是最糟糕的情况。在私下里,通过那些太监们的调查,永清才得知,她想推行政令的最大阻碍是大燕中势力几乎是最大的旧贵族一派,也就是曾经支持皇后和她的一派。这些开国将领,文官的后代牢牢把持着权力和金钱,丝毫不肯退让。更有甚者,甚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朝堂上大声喧哗,嚷道他们绝不会同意改革,改革就是在损害他们的利益,是永清在清洗朝廷。而在这些旧贵族,这些几乎与国同长的家族身后,站着一位一位大燕的皇族,一位一位的王爷,甚至站着用着永清郡一郡之地的永清自己。皇族才是他们最大的后盾。

    这时候的永清和许长歌才明白,他们所谓的新政已经几乎无法实行了。只要大燕的皇室还在,那占据大燕无数良田的各地封地还在,即使是有些人奉行他们的政策,但最后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永清坐在上书房,又在翻阅百官所传的奏折。本本都写着新政实施良好,百姓安居乐业。可永清派出去的探子却告诉自己,根本无人实施新政,有些地方,大燕百姓甚至和无夏之年活得无甚两样。这一切的一切既让永清愤怒,也让永清觉得无比的疲惫。

    “没事,总会有别的办法的。”许长歌在一旁安慰道。

    “事到如今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总不能下令诛杀亲王吧。恐怕我白天下了命令,晚上勤王的军队就会进宫护驾,以除逆的名义将我砍了。”永清无奈道,语气中充满了疲惫以及对于大燕未来的担忧和无能为力。

    “一定会有一个解决方案,只要…”许长歌将后半句话藏在了心里,“只要由我来当这个罪人就好了。”

    永清看向许长歌,似乎在等他的那句未竟之言,可半天也没有什么回应。只见许长歌也在看着她,一时之间两人默默无言。

    接下来的日子里,永清依然努力的想要推行她的新政,以她摄政的权利,尽量让那些意识到大燕目前状况的人觉醒过来,让他们知道,这几乎是大燕最后的出路了。

    收效甚微。

    一连串的失败让永清意识到,只有试着杀鸡儆猴,让旧贵族明白自己的权力,这样或许才能为自己的新政打下基础。她也隐隐约约感觉到,许长歌那句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永清下定决心,只要能够施行新政,能让大燕百姓过上好日子,能让大燕继续长存下去,那么即使是自己遗臭万年又如何。

    只是永清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变故,只在那么一瞬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