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以进为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我是粤省梅县朱泾村人。”

    “哦,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唉,家里的事,一言难尽。”韩勇又祭出了一套说辞。‘’我本来是南洋华侨,去年回到粤省梅县朱泾村,发现哪里的老百姓过的实在太苦了,就决定在朱泾村发展,一路收养孤儿,最后又开始组建护村队,开办工厂,并且在山里开矿挣了一些钱。这样打拼了几年,算是积累了一点根基了。要不,我也没资本到上海来开眼界了。”

    “韩先生真是经历丰富啊。古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韩先生经历了这些磨难,难怪少年老成,见识过人啊。尤其是这份侠义精神,在上海滩的年轻人里已经是很难见到了。”杜夫人赞叹道。

    在杜夫人与韩勇对话的时候,杜心雨一直挽着她的手,眼睛不时瞟一瞟韩勇,脸上显出几分娇羞的神色。这些天,杜老板已经跟夫人聊过了,说似乎他们的女儿对这个韩勇有几分好感。杜夫人旁敲侧击地问了杜心雨几次,杜心雨虽然矢口否认,但小女儿的心思哪里瞒得过母亲,所以杜夫人这会已经有些考量女婿的心态了。

    “夫人过誉了。小侄只是做了一些份内的事情罢了。梅县地面民风淳朴,遇到这一类事情,任何一个山野村夫都会同样拔剑相助的,小侄好歹读过几本书,也算知道一点圣贤道理吧,怎么可能观望呢。”

    “我勇子哥一贯很讲义气的。”袁缉贞在旁边插话道,听到杜夫人称赞韩勇,她心花怒放,忍不住便帮着补充了一句。

    “贞儿,别乱讲,惹人笑话。”韩勇扭头对袁缉贞说,话里带着几分亲近。

    “这两位姑娘是……”杜夫人看着韩勇问道。其实,她已经从杜心雨的嘴里了解到陈静和袁缉贞都是跟着韩勇一起到上海来的,关系十分暧昧。只是杜心雨自己也说不清韩勇与她们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子,韩勇曾在海员俱乐部说过袁缉贞是他的未婚妻,但杜心雨一是不相信,二是不愿意相信,所以也说不出具体的名份来。杜夫人看这两个女孩都是如花似玉的,与自己的女儿相比,虽然少几分洋气,但多了几分清纯。不知道韩勇是喜欢哪种类型的女孩子,总之,在竞争韩勇这个问题上,她们应当是自己女儿的劲敌吧?

    “这是贞儿,大名叫袁缉贞。也是已故总统袁世凯的孙女,因为她的父母双亡,家里人都去了美国,也没有带她,她流落到中鑫镇给我救回去,一直在朱泾村生活,这次带她来见见世面,也相当于是我的亲妹妹一样。”韩勇抚着袁缉贞的肩膀介绍道,袁缉贞满脸是幸福之色,温情脉脉地看了韩勇一眼。满桌子的人都觉得暴汗了。

    杜月笙说道“是袁世凯的亲孙女,袁克定的最小的女儿,”

    何继春也是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这个小姑娘竟然是袁世凯的孙女。

    “亲妹妹?”杜夫人回头看了杜心雨一眼。这个尺度可太复杂了,上海滩上,干妹妹和情妹妹基本上是一回事,但说亲妹妹的,反而是有点距离了。看这两人的表情,实在判断不出什么来。

    “这位是小静,大名叫陈静。她是我从路上拣来的一个姑娘。”韩勇接着介绍道。陈静坐在袁缉贞的另一侧,与韩勇并不挨着,所以韩勇也没法借机去抚她的肩了。

    “拣的?”杜夫人惊讶道。

    “她是被人贩子拐卖的,路上逃脱了,被我的属下救了,从此就在我镇上做些事情,现在的身份嘛,是我的秘书。”韩勇信口胡诌。陈静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这个勇子,居然敢说自己是被拐卖的,这么大的人,会被人拐卖,岂不是很白痴?

    “哎呀,也都是苦命的孩子。这两个姑娘长得这么漂亮,是不是周围有很多小伙子在追呀?”杜夫人看来是誓把八卦进行到底了。

    “这个……”韩勇支吾着说:“追的人,自然是很多的。君子好俅嘛。不过,我作为她们的监护人,现在是禁止她们谈恋爱的。都是高中生的年龄,应当以学习为重,这个这个,早恋是会影响学习的。”

    韩勇可谓是语不惊人誓不休了,这番话说出来,满场都哈哈大笑起来。于明和苏晓峰对了一个眼神,早恋?算你狠,你带着两个姑娘住在一个宅子里,是不是早婚都没准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还早育呢,现在居然还说什么不要早恋。

    “来,于明,喝一个,我就看不惯有些人装大尾巴狼。”苏晓峰端起酒小声地对于明说,大尾巴狼这个典故,是韩勇教过他的。

    “喝一个。”于明也郁闷地说,“晓峰,好象你老婆比陈静才大一岁吧,你们算不算早恋?”

    “屁,我妈如果不早恋,我现在还没袁缉贞大呢。”

    不提苏晓峰和于明的暗中嘀咕,酒桌上,大家又喝了两轮酒,杜老板打断了杜夫人的八卦,把话头又引回了男人们的话题,开始谈起时局来了。何继春介绍了政府的策略,那就是以空间换时间,通过对日本人的有限退步,为政府赢得备战的时间。

    “勇子,你对中日之间的时局,有什么看法?”杜老板问道。这个问题,也是他一直关心的问题,韩勇虽然是刚从山沟里出来的,但也许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吧。

    韩勇笑着说:“何兄是政府方面的人,我的看法,如果说出来,恐怕会得罪何兄了。”

    何继春说:“这是杜先生的家宴,这里没有政府官员,你但讲无妨。”

    韩勇说:“我的看法有三点:第一,华日之间必有一战,而且时间很快了,最多就是三年时间。第二,光靠政府的军队完全无法抵挡日军进攻。第三,只有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而且,只要有全社会的参与,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华夏不会亡!”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