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1章 :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间,顺便整理一下可用和不可用的东西,她先是为里面的东西没有缺少而高兴,随后又沮丧起来,她发现,自己存储的东西大部分不能拿出来。

    钱不能用,太可惜了,她在空间里放了四叠大红钞票呢。

    梳妆台抽屉里的珠宝首饰和手表更加不能佩戴,别提变卖了,等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倒是可以拿几件首饰出来,因为一些金饰、银饰和玉饰款式比较简洁大方,并且上面没有年代印记,还有一对民国时代的金镯子是祖父母传给自己的。

    被褥和毛熊不能拿出来。

    衣服鞋袜的款式和质地都太超前了,万万不能穿,不过内衣可以穿在里面不让人看到。

    护肤品和牙刷牙膏这些日用品可以背着人使用,感谢天,感谢地,白玉娴受几个朋友和同事之托,从海外购买不少东西放在空间,其中就有护肤品一项,有适合青葱少女的,也有适合二十五岁以后用的,没来得及给她们自己就穿越了,省着点用,够自己用十年都有剩。

    白玉娴从空间里拿出自己常用的小圆镜,对镜照了照,镜中的自己长得十分秀气,圆润的鹅蛋脸,弯弯的柳叶眉,亮亮的杏核眼,高鼻梁,樱桃嘴,皮肤很干净,几乎看不出毛孔,就是有点粗糙,不够白皙,应该是风吹日晒所致,因为衣服底下的肤色很白。

    白玉娴对这副皮囊很满意,比穿越前的她漂亮多了,身材也很好,至于手脸颈臂的皮肤用护肤品仔细保养的话,一定焕发白皙水嫩的光彩。

    收起小圆镜,白玉娴把注意力挪回空间,清点米面粮油的数量。

    城市里卖的米面粮油大部分失去了天然的清香和味道,所以白玉娴每年都会去农村采购一番,买小麦自己去磨面,买稻谷也是自己去脱壳,买花生黄豆自己去榨油,没有掺杂任何东西,吃着比较放心,还会买一些农家从地里收回来晒干的红小豆、绿豆、豇豆、芝麻、花生等杂粮,大多都是他们种着自己吃的,不是大批量的,回来分送长辈和亲朋好友。

    现在空间里还没送完的有三袋面粉、四袋白米、半袋玉米面,一袋能装一百多斤;装杂粮的袋子可装五十斤,除了花生米有两袋,其他每样都剩小半袋;二十斤装的豆油有一桶,十斤装的有四桶,五斤装的有两桶,花生油只有十斤装的二桶,五斤装的三桶。

    装油的桶是农家常用的塑料方桶,可装水、可装油、可装酒、可装蜂蜜。

    白玉娴比较满意,心神跟着一松,有了这些粮食,虽然不算多,但在现实中没有粮食吃的时候自己暂时也不会挨饿了。

    她目光一转,发现油桶旁边有两个半新不旧的红色塑料箱,四四方方,半米高,两边有耳扣着盖子,底下有滚轮,她努力想了想,脸上突然露出一丝喜色,里面装的可是肉!她在金华那边的农家买了两头黑猪,去掉下水,一共得了两百多斤肉,自己留了一半,就放在一个塑料箱里,另一个塑料箱里装着她在当地买的特级火腿,送了一部分出去,还剩一些。

    空间里时间静止,食物无论放多久都不会变质,白玉娴很放心地把这些东西存储在里面,没想到现在居然成了宝贝,虽然不能明目张胆地拿出来食用,但总会有机会的,这个时代物资短缺,最缺的就是粮油肉,国家严格控制买卖。

    这是一个无论买什么东西都需要票证的年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棉花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覆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提起票,白玉娴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收藏了许多六七十年代的票证。

    她赶紧操纵意识,打开书橱下面的柜门,将一个镂刻着花卉草虫的红木盒子从里面拿到空间外的现实中,放在床上打开,里面满满的都是票证。

    白玉娴的大伯父当年管着票,这些都是当年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后没有发出去的票,大伯父一直收藏着,后来转送给了她。白玉娴自己翻看片刻,有粮票、油票、猪肉票、牛肉票、羊肉票、鸡鸭鱼肉票,还有糖票、布票、棉花票、布鞋票、肥皂票、火柴票、煤油票,自行车票和缝纫机票、手表票、收音机票也各有几张,简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千。

    其中大部分是65年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据说是流传最广使用最久的粮票,是粮票中的佼佼者,全国各地都可以用,而地方粮票出了省就不能用了。

    还有几张军需供给粮票,都是一百斤和五百斤的大面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