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生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有了具体任务,我马上就忙了起来。先是建卡,我从干料着手,先将料棚用步子大概丈量出来,画了张平面图,因为并不是特别熟悉现阶段车间用料的频率,所以我先拟定按厚度分区,然后再按长度分片,这样便于我一下子找到它们。

    我并没有把所有的料按我心目中的位置整理料棚,因为我手上没人,每垛料不是我一个人能推动的,无论哪个组都挺忙的,没有人可以为我所用,先了解了木材现有位置,建卡登记,我象猴子一样灵活地在木料间上蹿下跳,基本上摸清了干料情况,登记在册了。

    现在有了生管,车间在用料的时候,已经需要通过我才可以领用,于是我每天两次找机动叉车和物料的人帮忙,上午一次,下午快下班一次,把车间找我要的料给送进车间。

    如果干料放在了靠边的地方,不需要人工用手叉车移动,我就不找物料的工人了,自己就跟着机动叉车,打打下手,这样,我很快和叉车司机熟悉起来。

    叉车司机姓郑,是位年近四十岁的大哥,他就是当地村子里的人,因为老板这个工厂属于中外合资,村里大队是占有股份的,当初村里只是负责出地方,占一定的股份,不参与管理,而外资老板出机器、技术、全面管理,这也是我认为中外合资能长久经营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因为国情不同,中国与外国的管理理念很不相同,如果都参与管理,势必会矛盾重重,容易发生相互争权,拉帮结派的事情,如此内斗就会耗去人们大部分精力,怎么会有精力好好的经营和管理。

    所以我们工厂是属于中方完全不参与,只负责每年分红拿钱,不过因为村子里原有的土地,大多数都被各式各样的工厂占据了,耕地越来越少了,所以村委会要求占地的各个工厂都要安排部分本村人当工人。

    虽然一般老板都爱用外地人,因为外地人好管理,事少而且基本上没有请假,让加班就都能加班。而本地人却是家里杂事多爱请假,没法全力以赴对待工作。

    尽管如此,不过村里人的就业机会还是要给的,这也是有协议的,而且年纪也放松了好多。

    外地工人基本上都是招二三十岁的,而本地人就相对年纪要大好多,毕竟我们工厂条件艰苦,环境差,工资也不是很高,而且也算体力活,村里年轻人没有干长久的,最后剩下的都是三四十岁的妇女居多。

    郑哥两口子都在工厂里干活,原本郑哥就是大车司机,以前一直跑长途,在嫂子的再三劝说之下,才来工厂当叉车司机,主要是开叉车,也是仅有的一台面包车的司机。

    因为早上提前半小时去接杨经理他们俩口子,晚上压后半小时去送他们,所以他每天都有固定的一个小时加班,故而工资相比,等同于车间主机手,而且他的活儿并不是很多,不用叉车或面包车时,他就歇着,在烘干窑或门卫呆着。

    那时手机并不普遍,找他就得自己去,所以为了能让领导找到他,他一般也不去别的地方,也就这两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