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234章 初见

    李天一盯着我,他风神玉朗的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愁容。但至此,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摸了摸我的脑袋,语气柔和说“也许只是突然忘了,等过会儿就会想起来。”

    我时常会突然忘记或者记起一些东西这他们也都知道,但第一次见我这么大反应的还是头一会儿。

    我承认,在很多时间我的情绪化比较严重,而由于从小便缺乏家庭的正面疏导以至于我很自然会把所有情绪都堆积在心里。而只对某些特殊的人才会有这种孩子般情绪上依赖。李天一,我的祖师爷,便是这些特殊人中的一位。

    揉了揉眼角留下的泪水,我随口问了一句,打算把这事给带过。

    “咱接下来去哪,神皇派?还是回趟浮云山?”

    李天一收拾起自己的茶具,他提醒道“过几天是道门大比的日子,你不凑凑热闹?”

    我思忖着,觉得王正清应该在那儿,那两株人参给他也一样。还剩三个月的时间,晚点去找福生他们倒没什么问题。看了眼身后巴卫,后者已然驻足等待,只等我说启程。

    即如此,我也不墨迹。吐了口浊气,看向头顶半出云层的太阳,一扫心中不忿,我轻呼道“出发!”

    …

    是日,江南道内,作为昔日道宗的神皇派小珠峰一处后山别院,坐在院子里的一个白发老人手边放瓜果的盘子里堆着一大摞剥剩下的瓜子壳。

    老人一边磕着瓜子,一面又用有些唏嘘的口吻看向对面那正襟危坐的中年道人,他小声絮叨“虽说道门凋敝,久不复礼。但该有的流程该给的面子总归是要照顾到的,您这一缺席,只怕来年赋税又得涨上一截。”

    对面坐的那中年道人只嗯了一声,便再无他话。

    老人属实有些气不过,还欲再说,但见对面坐着的那位脸上不咸不淡,只愣愣盯着棋盘不知是在思考还是在想别的什么事情。

    竹林阴翳,天空当晴。

    一旁打瞌睡的道童面前的小桌被一只老手轻轻敲了敲,那身子一激灵的小道童看着那手指向一旁空了的水壶,这才后知后觉的赶忙起身端着壶跑后屋添水去了。

    支开小辈后,周围再无他人,老人这才对那神皇派上当今掌教说道“近日无事,给掌教请了一卦,方算到变数起于北,掌教何不前去一试。”

    早不复当初仙人模样的王正清将手里捏着的子朝前一丢。这前一刻还一副大敌当头的紧张模样,现在却随意投子认输,老人明白他的意思,故而更气恼道“朝令旦暮渡广陵,您不在乎,门人后辈又如何?”

    投子后的王正清神色一松,他脸上没太多颓唐表情,但整个人的状态却是肉眼可见的差。

    早年,作为道教首屈一指的天才人物,王正清无论为人处世,自有一股子神气非凡,这是旁人都能看到而唯独他本人却无法知晓。但这股子精气神,随着上一代旧怨堆积至今,本就身子孱弱不复壮年的神皇派,在经历一次不痛不痒的大事变后,宗族命运也和他这副折损后的身躯一同跌落谷底。

    而这样的结局却是他自己选的,怨不得任何人。

    面对那本不该如此早衰的老人,王正清笑着将手里的棋盒放在一旁,他捻起一旁剥好的橘子,掰了一瓣送入口中。

    在品尝那股酸甜滋味时,他也是第一次用有些落寞的口吻对着一位不属于神皇派的外人,吐露道“道行三十未了清,穷理尽性未修命。自握智珠不降尘,动真欲静难复心。”

    对面,那个皮相老迈的家伙,则叹了口气,以前从不觉得世界变得如此之快,而如今转眼一个时代就已经过去了。

    王正清的自怨自艾只是某一些人身上的缩影。但似乎,他今日来也不完全是为了解闷。

    觉得时辰差不多了,王正清从口袋里掏了掏,接着摸出一副字来摊放在桌上。

    对面的老人好奇归好奇,但看到王正清并未将那摊放的字正对向自己,于是也很懂的坐在原地,等待对方解惑。

    王正清铺开那字,见上面蝇头小楷写了一长串,其中数术字符还不少。于是第一个念头便自然而然的跳了出来“寿命之数”。

    道教里确有不少能人懂得也会帮人算命,但一般这东西不容易算准,其次,命定了也就是定了,所谓,知天易,逆天难。

    当然,胡思乱想间,王正清也开口解释说“本来应该早些给你的,但这几日明长老提醒我说时辰不对,拖至今天方觉合适了。”

    意识到自己之前猜错了方向,老人略微摇了下头,继而他将目光又重新放在那张摊开的纸上,心里有了些计较,但出于礼貌,他略略抬头开口问“掌教的意思是?”

    王正清脸上的笑意有些低垂,“当日,我答应过一盂道友要照拂好方道友和福生道长,如今福生道长生死不知,道友你身上的怪疾我神皇派又无处医治,实在是愧对一盂许多。此番,是我拖与明长老让他帮忙留意一下有关一盂留下来的那副八字。”

    王正清将那字转了过来,他解释说“这解字颇有些复杂,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由合适的人来将最后一步解开。”

    本身便熟知天机运作这其中道道的方知有自然明白,有命理红线与因缘果报这一说,算命说白了就是揪着命与因去顺藤摸瓜的过程。

    明长老算不出来是因为他即不与此事有因又看不透藏在其中的命,但在滚滚长河外,却能看到别人是否缘深缘浅。

    心念至此,方知有伸出那双老迈的手,将桌上的信揭到自己面前。

    将要传达的信息悉数告知后,王正清竖起食指放在嘴边,提醒从后面拎壶走来的道童,让他小点声,以免打搅到方知有。

    默读信件内容的同时,方知有的右手掐个不停,他眉头时而放松时而皱紧,嘴里神叨叨念个没完。如此小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了,方知有还没理出个头绪来。

    嘱咐完,王正清便安静的呆在一旁,见后院那小道童走来,他还特意竖起一根手指提醒他小点声。

    大约过去快一柱香的功夫,随着方知有一声轻呼,王正清再去看时,后者脸上已然露出一抹喜色。

    方知有嘴唇颤抖道“我兄弟有救了,有救了!”

    …

    与此同时

    从岭南一路往东北方走,打算直去河东道,好见一见那所谓道宗评定弘溢大会时,却意外听到外界传来不少小道消息。

    跟在一组商队后面,巴卫与我化做赶路的脚夫,听前面一些人在议论山南道之前发生过的那场诡异至极的战事时,我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福生?”

    前面交谈的两人回头疑惑看了我们一眼,但见是跟在后面两个灰头土脸的脚夫,便也懒得理睬,继续先前的话题。

    我默默竖起耳朵,听到那添油加醋后的叙述,心里却被激的是困惑十足。

    “邓州城外筑起万人京观,天师府当世天师一老一少仙逝废城内外。

    河西走廊整座巨镇凭空蒸发,雷霆满落,惊现天魔伏法。

    山南以东,百里大寒,路有冻死枯骨。地火连连,洞彻天地,更有天降鬼域。

    此番事,皆与一人有关。

    其人乃昔日道宗紫府门下,而后与神皇勾连,引来不灭雷法,与三万身死豫军有关,串联起王国西北一连悬案的紫府道宗首席大弟子——张福生。

    不,现在各处道门有传,张福生早已入魔,而用魔头已经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人,当今流传最广的还要数他“人枭”的称号。”

    大致梳理完这阵子发生的始末,我沉默着低下头一言不发。

    周围人看着原本晴空万里,怎么突然间就乌云密布,一个二个都开始收拾东西,找出盖布来。

    只有身边的巴卫下意识的看了我一眼,他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有些凝重。

    关于张福生,一路上我没少和他以及祖师爷提起过,对于我和他的关系,自不必说。李天一曾替我算过他,当时祖师爷可是连连惊呼,大叫“此子命数顶天了,奇也奇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