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2、国内惊诧的票房,求合作的天涯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才上映三天,全面上映才一天……”

    康健民也笑道:“不光是这个魄力,还有陆恒前期的付出,虽然我们没有经历,但那段时间,陆恒肯定也很辛苦,真是庆幸呀。”

    陆恒当然不辛苦,但这话他可不会说,大气的摆了摆手:“都过去了,而且我也挣到钱了,回报惊人哈哈。”

    韩平拍了拍陆恒的肩膀:“你也不要谦虚,其实当初,如果你说你拿六万美金买下霓虹国的发行权,莪很大的可能也会卖给你,或者你说你保底六万美金,超过部分你占大头,我也会答应,但你却没有。三叔和你康叔都承你的情,而且是大情。”

    康健民也郑重点头:“是啊,陆恒带给咱们的太多了。”

    国内的媒体也得到消息,惊诧之余,多方求证这是真的后,依然有些将信将疑的把新闻通过电视和报纸发出来。

    这些报道也让国内民众产生极大的好奇,于是也纷纷买票进入影院观看。

    但看完后,就褒贬不一了,有人觉得拍得挺好,但更多的人则骂骂咧咧……这是假新闻吧?就这种电影,会在霓虹国火?

    他们不是喜欢奥特曼吗?

    或者哥斯拉那种紧张刺激的怪兽电影?

    甚至动画片?动作片?

    ……

    这时候的华夏,因为网络还没有兴盛,造成信息闭塞,都认为欧美以及霓虹国都是高大上的,觉得他们怎么可能看这种老掉牙的电影,而且还是破烂不堪的农村题材电影?

    虽然华夏观众质疑,但这时候网络不畅,更没有未来层出不穷的表达渠道,只有少量的网民在论坛上抨击,说这些新闻胡说八道,以自己的想象来‘理性’分析一二三,怎么怎么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然后在这些人的带动下,他们身边的人也跟着骂这些新闻胡说八道,肯定都是片方花钱打的广告。

    “骗谁呀,觉得我们没去过霓虹,就故意编这些瞎话,真以为我们没脑子?”

    “就是,这破电影,你要说在一些落后地区票房火爆还行,你说在霓虹国?人家是发达国家,会看你这玩意儿?”

    “就算这里面有陆恒,但他在霓虹的名气还不如咱们华夏吧,反正我们去看的时候,影厅连十分之一都没坐满,国内都这样,霓虹的情况可想而知!”

    ……

    可1月3日晚上的央视新闻,播放了这样一条消息。

    “元旦来临,霓虹国迎来了他们的新年,但今年他们的元旦,却因为我们华夏的一部电影,变得热闹起来。”

    在演播室的镜头切换后,就出现在霓虹国的岩波影院外面。

    “这里是位于江户市神保町的岩波影院,来自我们华夏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自从12月30日在这里上映以来,单单这一家影院,4天的票房就超过千万日元。”

    镜头所过之处,人群手持票根纷纷进入影院,而播音依然在继续:

    “因为受到欢迎,从元旦开始,影片在霓虹国各家影院全面上映,仅仅两天时间,就收获亿霓虹币的票房,加上岩波影院的,相当于将近两千万华夏币的票房。”

    在这个时候,画面切换,一家家影院人头攒动的画面不断掠过,而《那山那人那狗》的海报,就在醒目的位置。

    画面再次切换,则是电影里的画面,父子两人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色彩绚烂而大气,让人赏心悦目。

    画外音:“这个电影,讲述的是……影片很简单,但是什么原因让霓虹国人民这么喜欢呢?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观众。”

    随后,就是采访的画面——

    “很感动,让我想起小时候,我的父亲和我爷爷对我的关心。”

    “我很想和父亲有这样的关系,但我已经离开家几年了。”

    “现在的霓虹国,尤其是都市里,几乎见不到这样的亲情了,有的只是忙碌和冷漠。”

    “我喜欢这部电影,就因为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最后,陆恒君非常漂亮,我很喜欢他。”

    采访,以这个霓虹国姑娘的俏皮话结束,也让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会心一笑。

    “霓虹国民众提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就是‘亲情’、‘感动’,或许,这就是打动他们,并有了这种规模的原因吧。”

    这则新闻,以主播的这段话结束,也让之前看过这个新闻的所有人都恍然:原来如此。

    至于那些之前质疑的,就尴尬了。

    一个家庭里,父亲指着电视问儿子:“这就是你说的胡说八道,是骗人的?”

    儿子吭吭哧哧:“我就是当时觉着……”

    “你觉着?”父亲没好气道:“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调查了么?”

    “我倒是想去霓虹国,你得让我去啊?”

    “好高骛远!你要是能考上我就送你去,可是你考上了吗?”

    “……”

    别说现在,未来的央视晚间新闻也是收视之王,更何况这个时候,一经播出,相当于给电影打了个重磅广告,国内不少人也被吸引的进影院去看这部电影了。至于看完后是夸是骂,陆恒他们是听不到了。这时候的他们,依然紧锣密鼓的宣传。

    继第一天1亿,第二天上调排片后,又涨了50%达到亿,第三天持续持续上扬,达到亿。

    到了4号,霓虹人假期结束回归学校和工作,票房回落,但口碑和宣传继续跟上和发酵,票房也依然破亿。

    这些天,随着观影人次越来越多,总票房越来越高,连陆恒都兴奋的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更不要说韩平他们,哪怕一天睡四五个小时也不觉得困。

    到1月5号这天,尽管有了下滑,但依然将近九千万。

    而截止到5号晚上24点,加上岩波影院在内的总票房,已经达到亿,换算成华夏币也四千三百万了,已经超过冯小钢的电影票房。

    这个时候,《那山那人那狗》已经成为霓虹国黄金周的单周票房冠军,一时风头无两!

    即使6号7号都是工作日,票房也都超过八千万。

    而到了8号,又是周六,票房再度上亿,而且超过2号最高的亿达到,到了9号周日这天,更是超过两亿!

    这一周结束,总票房也达到亿,换算成华夏币也超过八千万了!

    粗略计算出品方的回报,也超过三千万。

    单单陆恒的35%占比,收入就过千万了!

    “我们完成了一个壮举!”韩平说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微的激动。

    连他都这样,更不用说康建民他们,到现在的每一天,他们都感觉像是做梦似的。

    谁踏马能想到,一部华夏的乡土电影,在霓虹国能收获八千万人民币的票房?

    而另一边,彭建明的签售会也每天都在进行!

    这又是陆恒的另一项收入。

    电影叫《山の郵便配達》,出版的小说也叫这个名字,不过下面还有副标题——彭建明小说合集。

    整个书籍封面是用绿到黄的渐变色,朦胧中有戴着斗笠的父子两人影像,又像是水彩晕染出来的效果,很漂亮。

    而在书的腰封上,则是电影的剧照——父子俩走过那座桥,上面印着显眼的“映画[山の郵便配達]原作”。

    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和小说在华夏获奖的记录,比如金雉奖最佳影片、主演和配角,以及蒙特利尔、印度获奖,还有华夏小说优秀奖的噱头。

    这本书定价1280霓虹币。

    不过,跟电影票一样,霓虹国的书籍售卖时也都有折扣,从七折到九折不等。

    而在陆恒跟《旬报》和讲谈社签的合约,里面清楚写着:售价1280,报单价1050。

    按照这个价格,基本也就是八二折。

    版税在霓虹国叫印税,当然并不是交税,而是出版社销售金额返给作者的部分,是作者的收益。

    换算成华夏币,打完折一本74块钱,而陆恒拿10%的版税,等于卖一本他就能赚7块4,不过要分给彭建明2%,陆恒到手就是将近6块了。

    而前两天,第一次印刷的五万本已经卖完,现在卖的是第二次加印的十万本。

    单单五万本的销售,就能给陆恒带来30万的收益,而且跟电影他要跑宣传不一样,这是躺赚。

    唯独彭建明,要到处签售。

    但对于他来说,卖一本挣一块多,这么好的事他根本不嫌累。

    要知道国内的单本价格,才12块钱,他拿8%的版税,也没这2%多。

    想当年,这本小说集在霓虹国一年时间卖了将近三十万册。

    而现在比当年更火,肯定只多不少。

    即使三十万册,扣掉当初给彭建明的三万,陆恒也能挣一百七十多万,就算扣掉税,什么都不用干就有一百多万进账……在京城都能买一套大户型了。

    晚上结束的时候,彭建明连筷子都夹不住了,只能用勺子,他瘫在椅子上叹道:

    “想到接下来还有十来场,我真感觉疯了,连这样的事情都敢答应!”

    “有钱挣呀,你签一本就有一块多的收入,一下午就挣了几千块钱。”陆恒笑道。

    说着,陆恒用汤勺给彭建明舀了一勺海鲜汤:“这个有营养,你补补。”

    彭建明哈哈大笑:“你这是给我加油让我快点跑啊。”

    10号这天,陆恒抽时间飞了一趟宝岛,毕竟答应过他们,要去宣传《人间四月天》。

    另外,公司那边也打来电话,说天涯网接受了陆恒的意向,希望找个时间洽淡,陆恒微微一笑,心道这是看到了自己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不用着急,等回去再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