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9章 明理学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可惜没一个人搭理这种言论,毕竟虫害已经发生了。

    主要是楚王再次救灾得力,又有新的政绩,在高层眼里又是“展露神迹”的神人,他的声望已经不是什么天地震怒能撼动的了。又有人抨击楚王建了一所什么新式学院,没围墙就不说了,中间来立了一面黑色的大墙。那墙一定是阻隔了风水龙脉,搞得上天降灾示警。

    不过呢,这些负面言论转瞬就淹没在了王者拥趸的疯狂抨击中。楚王粉|丝团的战斗力十分彪悍,把嘴巴不干净的人祖宗八代都扒拉出来了,各种黑历史公布,把人整得很惨。

    这大概是古代版的人肉搜索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插曲,德光帝亲自莅临明理学院开学仪式,用行动支持楚王,一切的负面言论从此消失。

    ……

    四月七日,成千上万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子,纷纷齐聚在牛家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

    从前的破落小学院已经不复存在,宽阔的青石道路,两边都载满漂亮的花草树木,数栋建筑物掩映其中,样式都精美大气。中心是一个极大的草地广场,最显眼是立着有一块黑色的墙,墙上挂着被红布包裹的巨大匾额。

    墙边有三个巨大的立柱,分别写着“思辨质疑,超越所学。”“理想远大,踏实笃行。”“强健体魄,为国贡献。”立柱顶上有许多方向牌,指示不同区域的路径。

    除了中心的黑色大墙,这个学院还真没有围墙,是一个开放式的学院。

    ……

    德光帝出巡,仪仗开路,威风赫赫过来了。他是明理学院的荣誉院长。他从御辇下来,牵着楚王一起下车……一皇一王同时驾临,一个是朗如骄阳,一个是皎如明月的精彩人物,立即引起众人欢呼参拜。

    有功名的学子不用跪拜,弯腰作揖。大幸百姓的地位不低,又知道楚王不喜跪礼,德光帝也无需自己的百姓跪拜来找优越感,于是百姓也只是弯腰行礼,并不跪拜。跪下的几个来看热闹的贱籍也很快被恩准平身。

    德光帝站在明理学院超大的广场上的一处高台,高台上有能工巧匠设计的扩音壁,能够将他说话的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

    德光帝看着广场上,一群群年轻的,单纯而热情的学子。

    这些年轻人的思想,就像九弟说的,现在,将由他这个皇帝和九弟,一点一点灌输,改变,变成对国家更加忠诚,更有责任感,能有能力的人才,成为国家的栋梁。

    他看着这些年轻人目光灼灼,充满向往的神情,觉得放松,充满了一种被仰望,被尊崇的荣誉感,他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即使这些人有一大半的目光,都投注在他身旁的九弟身上。

    这是我的兄弟!

    德光帝微笑着,把沐慈往身旁拉近,两人站在一起,却没有谁指出楚王与帝王并排而立是错误的,好像一切都天经地义。

    民众对楚王本来就十分爱戴,见两兄弟如此和睦,国家繁荣可以预见,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呢?

    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德光帝不需要念稿,将想说的话脱口而出。

    他的话语中,没有太多之乎者也,骈四俪六,只是一篇很平直的白话文体,更像一个素有威望的长辈对孩子们的鼓励与期盼。

    最主要是,每个人都听懂了。

    “我们的国家,一直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就在前几日,益州地动,成千上万百姓流落失所,忍饥挨饿,大家都关注着这些百姓,朕心亦难安。是朕的过失,不能给百姓一个安定,幸福的家园。如果上天降罪,朕愿一力承担。”

    学子与百姓立即山呼万岁!大呼“陛下保重!”

    德光帝抬起双手,示意安静,大家都安静下来。

    他继续说:“但我相信我的国民,相信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愿意和国家一起努力,渡过灾难,重建家园。”

    又得到了大家的齐呼!

    德光帝微笑表示:“国有楚王,国有贤臣,益州边陲百姓能够得到妥善救助。所以我和我的九弟才能在今天,站在这里,为新成立的明理学院举行开学仪式,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焦头烂额……”

    大家大笑,觉得这个诚厚实在的皇帝也十分可爱。

    德光帝等大家笑完,才正色道:“今天,各地学子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看到优秀的你们,朕就看到了国家光明的未来,朕心甚慰。”

    学子们纷纷行礼,十分自豪。

    “全国无数学校,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就是为了传授知识,让人懂得做人的道理,让人成为有用的人才,成为建设国家的优秀基石。朕也要感谢大幸所有任教的师者,肯定你们为教化万民所做出的贡献。”

    到场的所有为师者,对皇帝和楚王鞠躬行礼。旁边的学子也纷纷对师者行礼。

    德光帝见到这和谐的一幕,十分欣慰,笑道:“今天,朕为什么与朕的兄弟楚王慈,一同建立这所新式的明理学院?相信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看明日之社会,可观今天之学院。古周朝提倡君子六艺的学习,是华夏文化的起源。古夏朝有‘百家争鸣,兼收并蓄’的景文治世,让华夏文化散发灿烂的光芒。而我们大幸的教育,却渐渐只重视礼仪文化,轻视术算格物……所以,才有了明理学院,希望教育能有一种更为开放的形式,文化的道路能够更加自由,更加开明,最终兼容并蓄,百家争鸣,延续盛世……”

    “在明理学院,有全新的教育体系,有一群优秀的教授教导一群极富潜力的年轻学子,希望你们能明思、明辨、明理,明行。”

    “在明理学院中心,还有一块巨大的明理墙,明理墙供大家展示所学。周围是数个大型的文化演示与交流中心,所有想要教授他人,交流知识的学者都可以申请使用,同时,所有想要学习的百姓,不论身份地位,都可以到这里学习知识。这里,将提供大家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让大家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爆发更大的思想火焰,从而产生让人终身受益的新的能力与智慧,让华夏的文明星火照耀天地。”

    不知是谁带头鼓掌,大家学到这个表达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