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1章 公交马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整个课堂也是全开放的。

    教授们将课程题目,内容写成简介,连同开课时间和地点,在明理学院中心的大墙上公布,除在籍生外,其他想听的人都可以去听。

    若说天音会场请的是各领域的顶尖人物,开的是大课,大讲学。那明理学院这些教授每日讲的日常课程,就被称为“小课”。听小课的,没有正式入籍的学生,称作“听生”。

    只要你感兴趣,不论年龄、身份、职业,没有任何限制,都可以来听。

    唯一限制,就是必须缴费。

    缴费也不是直接交给教授,而是到明理学院的缴费处购买明理劵,想听哪一节课,就缴纳一至几张不等的明理劵,进入教室听课。

    至于具体花费,只看某教授定的价格标准了。教授所得明理券,可抽二成作为奖金,余下八成作为学校建设,管理和维护费用。

    寒门子弟买不起明理券也没关系,可到明理学院做事,或成助教,或成工作人员,做上一天,不仅可得免费三餐一宿,还能获得明理劵三张。

    这样新奇有趣,纯粹开放式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吸引了无数学子过来听课。知识的魅力是无穷的,大家听着听着,就连小学所设的课堂都人满为患了。

    好在大幸学生尊师重道之风颇盛,即使一个大教室满当当是人,窗外也围满了人,纪律却是极好的,根本没有闹哄哄的现象。若教授有疏漏甚至错误,学生和听生都会保持尊敬。

    或有人忍不住要指出一二,也必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委婉指出。当然也可以在课后单独找教授谈。若教授不服,也可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辩论。不过必须就事论事,举证确实,决不允许胡言乱语,胡搅蛮缠,甚至人身攻击。

    没真才实学的教授,日子是混不下去的。有无礼蛮横的学生听生,也会被学院酌情处置。

    沐慈与梅容牵着手,牟渔和乐守跟在身后保护,后面跟着常恪和各部负责的理事。一行人在明理学区巡视了一圈,沐慈还听了几堂课,当然并没有呆太久,怕影响教学。

    楚王的出现,本该是很轰动的一件事,不过教授和学生都提前得到了通知,知道楚王不爱讲排场,言明不用迎接,甚至无需行礼,让大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有人在经历了楚王那极致美貌的震慑攻击后,捂着疯狂跳动的胸口,拼命才定下心神。教授用更富感染力的声音,更有精气神的状态,十二万分用心授课;学生更是认真学习,踊跃发言,积极表现。

    即使大家激动地想碰触天空,亲吻大地,但都保持了克制,更没有疯狂追男神求签名的现象。

    新学区非常大,这还没建完呢。沐慈走了一会儿,额头见汗,梅容心疼给他擦擦,但并没有开口让他休息。

    沐慈在做正经事的时候,梅容作为成熟的伴侣,只需要陪伴,还有……微笑就可以了。

    沐慈心里装着整个学区的规划,连同锻炼的区域和蹴鞠场等社团活动场,整个学区还将扩大数倍。如此一来,交通是个大问题,好在一开始沐慈就设计了很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

    只是授课听课的,都只靠两条腿走路,可要累惨了。

    因新学区吸引了无数人流,又是个没围墙的地方,沐慈已经见到好些小摊小贩在做生意,叮嘱道:“雇请一些保卫人员,每日巡视,保证安全。小摊小贩不驱逐,不另收费,只做好登记,进行规范管理,监督用品质量,食品安全,应交的税款也必须交齐。”

    常恪背后跟着几位学院的理事,管理内务的上前应下了。

    忽然,沐慈见到一辆普通的马车在路上搭客,他眼睛都亮了。

    ——公交车的雏形啊!

    “这是什么?”沐慈问。

    常恪有些无奈:“这是附近村民的车马,这些人心思挺活络的很,生意也不错。”他不知道该不该管,该怎么管。毕竟这些村民没了田地,不给条活路实在不好。

    沐慈很是赞赏,点头道:“我正愁新学区的交通问题,这方法不错,可以推广。但马匹和马车成本高,不是常人能买得起的。学院可以采取雇佣或以合作的形式,垫付一部分车马费,赊给附近村民。”

    沐慈没有一股脑把整个公交体系的运作说出来。他相信,明理学院这种刚具雏形的公交马车,会很快风靡大幸每个大中型城市,成为公交行业发展的开端。

    因为,时机到了!

    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繁荣,就会产生新的需求——诸如公共交通。

    有需求,就一定会有生产。

    随着社会进步,公交体系会在不断的实践中自行升级,得到改进,最终成熟。

    不需要沐慈心急火燎去多做什么。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不断尝试,不断犯错,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成长。

    作为大人,只要保护着,然后微笑就可以了。

    梅容看沐慈神采奕奕的眼睛,低头小声问:“这么开心?”

    “大家都很聪明呢。”沐慈道,“其实只需要创造好的条件,让大家共同进步就好。根本不用谁大包大揽,把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揽到一个肩膀上的,对吧?”

    虽没明说,但梅容知道沐慈说得是他自己,握握他的手道:“一个人肩负一家尚且不易,肩负一国,怎么可能扛得过来?”

    ——而且全部给你扛下了,累死不说,还有多少时间陪我啊?

    沐慈知梅容心中所想,淡淡一笑。

    他根本没打算,将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发展都扛到自己肩膀上。

    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小发明,小创造,小到一支羽毛笔,大到火油弹,大幸往前走的每一个脚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都没有一个是直接来自沐慈的发明……或者说,没有一个来自沐慈的作弊。

    他明知火油弹不成熟,险些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沐慈也没有直接干涉过,或默出更高级火|药的配方。

    沐慈懂得太多太多,他在迈入现代化门槛的地球,都是掌握绝大部分顶尖科技的人,问王梓光想不想要人工智能全部代码,并不是玩笑。

    可正因为沐慈懂得太多,所以他更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沐慈能做的,是定下精确法则,统一各种度量衡,不断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再维护知识技能的专利权,消灭山寨和侵犯他人利益的潜规则,形成‘有劳有得,多劳多得’的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模式;然后建立一个公开的“不因言论罪”的皇家明理学院,解放人们的思想,让学术,科技,艺术等文明之火,得以交流,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

    最后,沐慈更以身作则,强调“王在法下”,限制特权的膨胀对社会规则造成的破坏。

    如此,大幸的整个社会,可以形成相对公平,公正的文明环境,最大限度保证每个人应得的正当利益,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整个社会的巨大潜力,让文明得以健康进步。

    沐慈不能做的,就是在哪怕最微小的事情上去干涉太多,甚至直接代劳。

    王梓光问他,为什么不“苏”,一些小事也认死理。沐慈回答他:小事不用“苏”,时机到了自己会出现,只需要微笑等待。大事更不能“苏”,拔苗助长会导致更恶劣的后果。

    如同太过强势的父母,大包大揽下孩子的一切,会养出一个什么都不懂只会嗷嗷待哺的“巨婴”,等父母离开,巨婴只能饿死或被人分食。

    父母只有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才能让孩子真正成人。

    所以,有时沐慈看大幸人走弯路,犯一些常识性错误,他也不着急,损失金钱和时间也无所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把整片池塘的鱼都养肥,想吃肥鱼,人们自然能创造层出不穷的捕鱼手段。

    沐慈只需要把鱼塘的鱼都养肥。把大幸的整片土壤尽可能弄得肥沃、公正、自由、开明,那么,不需要他去亲种亲收,催生催长,在这片土地上自然就能开出的千千万万朵,不同品种,五颜六色的花来。

    当然,他还需要巩固好家中“篱笆”,防止外面的“朋友”来摘走几朵花,甚至用马蹄践踏摧残整座花园。

    ……

    沐慈刚想到花,就有人胆敢到他的后院来动土摘花。

    一个锦衣卫气喘吁吁过来报告:“卫奉乐在天音会场附近遇到了点麻烦,我们的人和找麻烦的家伙就快打起来了!”

    之所有没打起来,不是因为锦衣卫怕谁,而是皇家明理学院范围,是禁止打架斗殴的。

    沐慈作为一个规则建立者,他更是规则的强力维护者,不管是他自己定的规则还是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他都会遵守,全力维护。

    所以锦衣卫是不能动手的。

    而且,对方的来头,虽说赶不上楚王来得大,却也不算小了,还比较麻烦。

    “我去看看!”沐慈道。

    报讯的锦衣卫看起来十万火急,而这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