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七百一六章 乱战之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隋唐以来,倭人向中原派遣大批遣唐使,学习中原王朝的制度、经济、建筑、医学等等一切先进知识,促使倭国的社会发展出现一个巨大的飞跃。  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在其国土之上尝试推行“令制国政策”,即将原本割据地方的众多势力按照地域分别自治,使其构成如中原王朝“郡县制”之类的行政区划

    。

    只不过这一政策涉及了太多各地的风土人情、利益纠葛,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益调和,故而仅仅只是一个构想,尚未真正实施。

    但基本制度却已经开始形成,那就是遍及倭国各地的“国”,只不过尚未完成最终的整合便因为虾夷人的骤然入侵不得不戛然而止……  筑紫国所在之地域位于倭国南端,距离大唐、高句丽相对近一些,自古以来便与这两个地区贸易频繁,所以算是倭国几个比较繁华的地域之一,武媚娘代表

    皇家水师不准渊氏一门内附、逗留祖地将其驱赶至筑紫国,在于保宁看来也还不错。

    最起码留有一线生机,往后不会派遣大军斩尽杀绝,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渊献诚却苦着脸:“您有所不知,如今倭国被虾夷人全面入侵,虾夷人由北向南一路势如破竹,倭人节节败退,如今超过半数的倭人都拥挤在九州岛,将其视为‘最后的祖居之地’,岂容外人染指?渊氏一门若被安置于此,定然被倭人视为与虾夷人一样的死敌,他们或许不敢反对唐人的安排,却一定暗地里与我不死不

    休……渊氏子孙,怕是永无宁日矣。”

    于保宁默然,如此看来渊氏一门极有可能卷入与倭国连绵不休的战争之中,子子孙孙永无宁日……可这与我有何干系?  他看着渊献诚道:“今日为了帮助你们渊氏我被武娘子当众叱责并勒令退还自你那收受的钱帛,整件事我担当风险、劳心劳力、甚至丢了颜面最终却一无所获

    ,实在是让人郁闷呐。我自己也就罢了,权当交了你这么一个朋友,可我为了你的事动用了家族的人脉、势力,最终一无所得没法向家族交待啊。”  渊献诚两手一摊无可奈何:“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整个家族百年积攒之家财都要双手奉上于水师,再无余财答谢先生之襄助,就连前往筑紫国之后如何生存都

    成问题,唯有这份恩情始终记在渊氏子孙的心头,来生来世,衔草接环以报。”  于保宁想了想,也只能无奈叹息,谁又能想到武媚娘不仅渊氏一门的钱财全都要,而且一杆子将渊氏一门支去倭国呢?正如渊献诚所言,他们需要水师将其

    运输前往倭国,上船下船都在水师的眼皮子底下想要偷藏一块金子都难,族人、家将、奴隶加在一起足足数千人去了筑紫国如何生存?

    总不能去种田吧……  心里越发觉得晦气,本以为能够从渊氏一门手里勒索一笔巨款,又能以渊氏一门累世积攒之财富交好武媚娘,间接讨好房俊消弭之前结下的嫌隙,如此两全

    其美,孰料渊氏的财富被武媚娘一口吞下,自己连根毛都沾不到。  面色难免冷落下来,不咸不淡道:“咱们两家交往已久,彼此之间的贸易也不是一年两年,总有几分香火情份在,没能帮得上你们我也心有愧疚,还谈什么感

    谢不感谢呢?只是你们此去倭国群狼环伺、生存艰难,还应早作预备才是。”

    渊献诚眼睛一亮:“还请先生赐教!”

    现如今渊氏一门已然山穷水尽,要地没地、要钱没钱,被发落至筑紫国那等穷乡僻壤都不知如何活下来,既然于保宁说“早作预备”,那必然是有门路给他。

    “你麾下家兵奴仆想必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吧?”

    “倒也不敢说能征善战,时至今日往昔奴仆散的散、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都是一些忠心耿耿的义士。”  树倒猢狲散,自从渊盖苏文惨死、平穰城破,往日辉煌鼎盛的渊氏一门自然衰落,逃出平穰城后被唐军一路追击不得已遁入山林沟壑苟延残喘,家兵、奴仆

    早就十不存一。

    不过也正因如此,剩下的这些家兵、奴仆都是忠心耿耿的精锐,这也是渊氏最后的一点家底。

    于保宁喝了口茶水,道:“别说老夫不念往昔交情,等你走的时候老夫送你唐刀百柄、长矛百杆、弓弩百具、战马百匹,以供应你全族在筑紫国站稳脚跟。”

    “这可真是……我渊氏再生之父母啊!您能赠送如此之多的军械,于渊氏等同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