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兵器 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论坛上有很多讨论古代弓箭、弩箭如何训练使用的攻略,随便看几眼都能有个了解,都能说出个所以然,带人训练什么的依葫芦画瓢也没什么大问题。

    处理完徐晃和张辽的练兵适宜,董守业一时间也是闲了下来,每天不是和典韦一起训练士卒,就是和李儒一起学学怎么处理各种政事,要不就是跟自己的便宜老子聊聊天,听自己的便宜老子给自己传授一些用兵打仗的经验,要么就是跑到后院与老祖宗聊聊天,说说话。实在无事的时候就是去长安城外看看董存瑞管理的玉米地怎么样了,总体来说日子过得也是清闲自在。唯一郁闷的是坐骑实在是不给力,骑着非常不舒服,没有双边马镫,没有高桥马鞍。

    董守业见闲着无事,就找到长安城内的铁匠,打造一副双边马镫。要说是双边马镫跟单边马镫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东西,不过一个马镫和左右双边马镫所起到的效果那基本上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马镫这东西在那时候也不稀奇,也没人在意你打一个或者是一双。要说这双边马镫虽然是个小物件儿,但是作用是相当巨大的,它栓于马上,在骑马者的脚部悬挂处,可以说是骑兵史上的重大变革。马镫的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开始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的战斗力。估计三国中后期已经有曹操的军队装备马镫了,史书上曾记载,曹军曾经一日一夜追击败军五百里,如果没有马镫,大概骑兵半路上就全部从马上掉下来,摔了个半死或者直接歇菜了。

    这马鞍使用一种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行装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本来是和马镫一起搞出来的,两者配合使用,在没有马鞍马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那个,顶多是垫点棉布或者皮革,骑手仅仅靠抓住缰绳或者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屁飞驰的时候不至于摔落下来,骑术好的,能做到像长在马背上一样在马背上拉弓放箭,或者是双手使用武器,一般这样的骑手需要常年的训练,骑术优良才可以。

    有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就不一样了,高桥马鞍前后均凸起,可以稳定骑手的前后方向,双边马镫左右陈列,可以稳定骑手的左右方向,这样一般的骑手也可以释放双手,使用劈砍等大力招式,马匹也可以迅速集中力量,将速度转化为突击。

    最后董守业又将马蹄铁搞了出来,这马蹄铁又称马掌。马蹄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二三厘米厚的坚硬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地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马蹄铁的存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加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十分有利。如果说马鞍和马镫的存在是提升马以及马上骑士的战斗力,那么马蹄铁的存在毫无疑问就是提升马和马上骑士战斗的持久力。

    董守业将马蹄铁,马镫以及高桥马鞍分别交给两个铁匠和一个木匠来打造。他们三人之间相互绝对不认识对方,没有任何的瓜葛联系。然后再安排一些军士以及暗探秘密监视。毕竟这三样东西可以说是以后董守业军中的最大秘密,一点都马虎不得。凭借这三件东西可以大大提高西凉骑兵的战斗力,在将来与关东诸侯的战斗中,西凉骑兵的战力更加强大,对比关东诸侯的骑兵和步兵有更大的战力优势。当然也可以凭借这几样东西武装西凉骑兵,从而征伐周边胡人,保卫边疆宁静,击败向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避免五胡乱中华的悲剧发生,避免中华儿女被胡人屠戮。

    当然保密工作要做好,历史上无数鲜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机密大事不容泄露,远的不说,就拿搞衣带血诏的董承来说,本来从宫中皇帝那儿把诏书带出来,遇着曹操搜了半天也没搜到,本以为从此便可以平安无事,哪知道这事儿却被自己家的小奴才给听到了,小奴才与董承的小妾私通,怨恨董承,向曹操告发。曹操接到这小奴才的线报之后是雷霆大怒,结果这董国舅身死不说,还连累许多无辜的人陪着他一起掉脑袋。由此可见这机密之事的保密工作是如何的重要。

    ps:最近一些章节都是过度铺垫,请耐心看下去,求鲜花,求收藏,求打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