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2) 八岁的童养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世上没人跟钱有过不去,可就在刚才,他果真遇到了不一样的人。

    男人带着他的困惑,离开了,一边走一边还摇着头。

    两次不愉快的领养,让喜鹊的性格大变,她不愿说话,不愿接触人,甚至对堂叔堂婶也有了情绪,喜鹊的变化,堂叔堂婶看在眼里,也急在心上,两口子商量,干脆,喜鹊不送人了,留在家里,一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

    接下来的几年,再也没有人来打扰喜鹊的生活,有了叔婶家孩子的陪伴,喜鹊的性情,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变得爱笑了,阳光了,对叔婶的称谓,也随着哥哥姐姐们了,按说,这样维持下去,也是皆大欢喜。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堂叔在帮助村民盖房的时候,从房梁上跌落下来,把腰摔伤了,郎中看过之后说,需要卧床静养,伤筋动骨还一百天哪,何况堂叔的腰,堂叔听到郎中的话,从头凉到了脚,他是家里的顶梁柱,顶梁柱倒了,房屋就面临坍塌的危险,加上他,家里大大小小八张嘴,要吃要喝,别说躺炕一百天,就是躺一天也不行,婶子也是急火攻心。

    对于叔婶家的处境,善良的村民,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救急救不了穷,两口子经过权衡,再一次做出了残酷的决定,把家里倒数的两个孩子,送给婶子娘家的亲戚,暂解燃眉之急,决定好做,真到了实施的时候,就难了,毕竟是身上掉下的肉,难割舍,婶子宽慰自己,如果有两种结果摆在她面前,一种是留在家里,孩子饿死,一种是送给人家,孩子活着,只能选其一,她肯定会选择第二种,她希望孩子活着。

    娘家的亲戚,如约来家接孩子,两个孩子抱着母亲的腿,死活不肯撒手,他们说,就是饿死,也不离开母亲,两个孩子的哭声,让躺在炕上养伤的父亲听了,欲哭无泪,娘家的亲戚,也不忍心拆散母子,他们把来时带的干粮,递给了孩子的母亲,准备打道回府,就在这个时候,十岁的大儿子站了出来,他对父母说:

    “今天我们勉强吃饱了,明天,后天,大后天哪,弟弟妹妹还不是要继续挨饿,我想好了,我是他们的大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我走了,家里的粮食还能富裕点,就让弟弟妹妹留下吧。”

    “这五个手指头,咬哪个都疼,哪个我都舍不得。”母亲哭着说。

    最后,还是大儿子,跟着娘家的亲戚走了,走了一个,还有五个,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村里的一个好心人来到他家,说他有个亲戚,早就有意给他儿子领养个童养媳,他还说,这户人家跟喜鹊的父母一样,都是本分的庄稼人,喜鹊要是到了那,不一定大富大贵,但决受不了欺负,婶子听了好心人的话,又动了把喜鹊送走的心思,她想着,以其一家人在一起受苦,不如给她找个好人家,好好的生活。

    这才有了夫妇两个来家接走喜鹊的事情发生。

    故事听完了,她对喜鹊更多了一份的怜惜,她暗暗的对自己说,这个孩子命苦,跟自己生活以后,一定要好好的照顾她,不让她受半点的委屈。

    这个时候,带路男人问她:

    “您家的儿子,今年多大了?”

    “他今年十八岁,比姑娘大十岁。”她说。

    “您别怪我多嘴,我顺便再问一句,您的儿子已经到了订婚的年龄,为什么要找个小十岁的,做他的童养媳呀?”男人问。

    “我也看出了,大哥您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我就不瞒您了,我们两口子,就这么一个儿子,他生下来,就有哮喘病,不发作的时候,也能去地里,帮助我们打理,可哮喘病一发作,就只能在家里歇着,我们是想,喜鹊这孩子可怜,需要个温暖的家,等她到了结婚的年龄,我们再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办了,郎中跟我们说,像我家儿子这样的身体,还是晚几年结婚比较好,加上药物的调理,兴许过些年,他的哮喘病还好了哪。”她说。

    “这我就放心了,就冲你们两口子,这么稀罕喜鹊,我就知道,到了您家,孩子受不了委屈,虽然我没见过您家的儿子,可我断定,他也错不了,喜鹊这孩子,终于可以有个家了。”男人说。

    “大哥,我原本的想法是,喜鹊这次来了以后,就只认这个家,我的意思您应该明白。”

    “我明白,一般收养的家庭,都不愿意,这个被领养的孩子,在与原来的亲戚来往,担心生分,我完全理解。”大哥说。

    “您先听我说完,我说的是原先的想法,可是,当我看到喜鹊的叔婶,还有包括您在内的村里的人,对喜鹊的关心,就像对待亲人一样的时候,让我改变了看法,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今后大哥或者喜鹊的叔婶,愿意看到喜鹊今后的生活,是不是如意,你们可以随时来家里,我们一家欢迎你们,多一个人,喜鹊就多一个人疼,那样,她就不会感到孤独。”她说。

    “有您这句话,我没有一点的担心了,不但是我,我想喜鹊的叔婶,也会放心了。”大哥说。

    再说丈夫,来的时候,还是大白天的,走在雪地山路,都累的气喘吁吁,回来的时候,还是雪地山路,还是黑天,背上还多了个喜鹊,可丈夫比来的时候,走的可带劲多了,特别是,当听到媳妇和大哥对话声音稍微大点的时候,丈夫还不时的提醒两个人,说话小点声,别吵醒了背上的喜鹊,媳妇从丈夫的态度中,看出了丈夫对喜鹊的疼爱,如果不是两个人中的一个出了问题,他们两口子,本该再有个孩子的,她知道,喜鹊的到来,弥补了她和丈夫的缺失,也给自己的儿子,找到了‘媳妇’。

    话说,这对夫妇去深山接喜鹊的事情,他们的唯一儿子玉刚,是知道的,临走头天的晚上,夫妇俩把儿子叫到身边,对他说:

    “玉刚,明天爸妈就要进山,给你寻‘媳妇’了。”

    “为什么要进山给我寻媳妇?我才多大呀?干嘛那么急?”玉刚说。

    “不是我们急,而是事情凑巧了,有人介绍说,深山里的一户人家,大人都遭了难,家里只留下一个五岁的小姑娘,人家说了,只要是能让这小姑娘吃饱穿暖,就同意送养,我和你爸一商量,就想把小姑娘领回家,一来,咱们家多了个女儿,二来,等小姑娘长大了,就让她跟你成亲。”母亲说。

    “那可不行,我不同意,我比人家大整整十岁,人家现在是小姑娘,什么也不懂,可等她长大了,明白事了,人家要是不同意了,我那是可就快三十的人了,到那时候,您说,怎么办?”玉刚说。

    “这点你不用想,昨天,我们把情况跟人家说清楚了,人家同意了,我们才决定去的。”母亲说。

    “可今后跟我结婚的是小姑娘,不是他们家的亲戚。”玉刚说。

    “咱们既然领养了她,她就是咱家的童养媳,做了人家的童养媳,哪有反悔的道理,你看村里,又不是咱们一家收养童养媳,你看到有哪家童养媳,到了岁数不圆房的?没有一个吧,再说,小姑娘来家以后,你们两个还得相处好几年哪,只要你像个大哥哥样,关心她爱护她,到了岁数,她会主动跟你圆房的,信妈的,妈是过来人,没错的。”母亲说。

    “那也好,反正我也没有妹妹,我就像疼亲妹妹一样,待她。”玉刚说。

    “这就对了,明天我们走了以后,你在家好好的照顾自己,要是愿意动弹的话,就给我们蒸一锅窝头,熬一锅小米粥,对了,再煮几个鸡蛋,等我们把小姑娘带回来的时候,好有口热乎吃的。”母亲说。

    天不亮,父母就跟着一个男人出发了,玉刚猜测,这个男人就是给父母牵线搭桥的人,离晚上的时间,还有一整天的时间,玉刚又躺在炕上迷瞪了一会儿,就听见有人敲门,他穿上衣服,打开了院门,看见的是隔壁的婶子,他问道:

    “婶子,这一大早的,您来我家有什么事吗?”

    “我听说,你父母今天去山里给你寻‘媳妇’,不知道他们走了吗?”婶子说。

    “天不亮就走了。”玉刚说。

    “哎呀,还是来晚了。”婶子说。

    “婶子,听您这口气,是想交代我父母什么事吧?”玉刚问。

    “是啊,你也知道,我家的大小子,今年也二十了,我想让你父母,在接你‘媳妇’的时候,帮忙打听打听,那里有没有愿意嫁到咱们村的姑娘。”婶子说。

    “婶子,不是我说您,您家大儿子,要身体有身体,要长相有长相,将来没准还自己给您带回来个媳妇,要我说,您别替哥操心。”玉刚说。

    “你这话可不对,你比我大小子还小哪,为什么这么着急寻媳妇?”婶子说。

    “婶子,我跟您家哥,没法比,您看我这身子,今天不喘,明天喘的,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我这样的病秧子,要不是我有这病,我父母也不会去深山里,给我寻‘媳妇’,您说是不是?”玉刚说。

    “那倒是,玉刚,等你父母带回‘媳妇’,可得让我好好看看,要是好啊,我也托人,进山给我儿子寻个媳妇。”婶子说。

    “您回家等消息吧。”玉刚说。

    婶子走了以后,又陆续的来了几拨邻居,打听的内容,跟隔壁的婶子一样,难怪,玉刚居住的虎头村,跟大多数的山村一样,都是靠天吃饭,老天爷决定着村民的年景,许多的男孩子,因为拿不出彩礼,娶不上媳妇,像玉刚这样的,家里只有一个男孩的,情况还好一些,尤其是家里男孩子多的,能娶上一个媳妇,就把家里的财力用光了,再想娶第二个,就是奢望了,因此,都想选择,比虎头村还穷的地方,娶个媳妇。

    送走了几拨人后,已经临近中午了,考虑到做晚饭时间还早,玉刚拿起家里干活剩下的一小块木料,他坐在台阶上,拿起刻刀,开始雕刻,由于身体的原因,玉刚从小就不能像村里的其他男孩子一样,爬树掏鸟蛋、下河捞鱼,很多的时间,他会猫在家里,时间长了,他找到了打发无聊时间的办法,也是无意间的一次,父亲做桌子的时候,剩余了不少的小木块,他问父亲:

    “爸,这些小木块,四四方方的,您还打算用它做什么?”

    “做不了什么了,只能当柴火烧。”父亲说。

    父亲的话,说的是那样的轻松,可在他听起来,心里不舒服,在他看来,用做柴火的,应该是那些没有用的的,长不成材的树棍,而不是四四方方的小木块,为了保护这些小木块不被当柴火烧掉,他背着父亲,把小木块藏在了只有他能找到的地方,他还请求父亲,为他弄把刻刀,父亲问他,要刻刀做什么,他说,刻着玩,还别说,父亲还真给他弄了一把精致的刻刀,当父母下地干活的时候,他就拿出小木块,用碳棍,在木块上画上他想要刻画的东西,然后一刀一刀的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尝试,他终于刻出了一个,咄咄逼人的狗头,因为,在村里,他每天能见到的动物,除了小鸡,就是看家的狗,以后,他又陆陆续续,刻了小鸡、老鼠、牛、马等,他把刻出来的动物,都藏在自己能找到的地方,不愿意让父母知道,因为担心被说。

    这次他把木块拿出来,是想做件礼物,送给就要来家的‘媳妇’,想来想去,他准备给小姑娘刻个小娃娃,尽管时间有些紧迫,但是,他还是决定,在‘媳妇’进家之前,完成这个作品,由于心急,在刻制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伤口还很深,他用布条子包扎上,又接着刻,到了做晚饭的时间,他把窝头蒸上,把粥熬上,继续刻,终于刻完了,他打量着自己的作品,还是挺满意的。

    他把作品藏起来了,窝头也蒸好了,粥也熬好了,鸡蛋也煮熟了,就等着父母带着‘媳妇’回家了。

    傍晚时分,夫妇俩带着喜鹊,回到了虎头村的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